目前分類:外國人哪~~~ (13)
- Jan 21 Mon 2008 05:58
問題學生小心了
- Oct 18 Thu 2007 05:51
難以接受的...白髮
年紀大了自然難免有白頭髮, 我原本烏黑亮麗的髮絲裡也巧巧混入白色間諜
只有偶爾心血來潮時才會在梳頭髮時對著鏡子詳細瞧瞧, 還好偶爾一兩根還不容易被發現!
我們這種黑頭髮的東方人在這點上就比淺色頭髮的歐洲人吃虧很多
淺色頭髮中就算摻雜著十根白頭髮, 不仔細翻看還真難以找到
- Jul 15 Sat 2006 07:19
世足賽之--打腫臉充胖子

世界盃足球賽的官方贊助廠商通常各領域只會有一家
啤酒--美國百威啤酒Budweiser
無酒精飲料--美國可口可樂Coca Cola
體育用品--德國愛迪達adidas
汽車--韓國現代 Hyundai
- Jul 14 Fri 2006 06:33
世足賽結束了之後...


除了一些車子上還插著德國義大利國旗之外, 街上的櫥窗大概也都更換了佈置
連我們醫院附設餐廳的足球球員大型人像,足球造型Menu,也都換成了夏天的花朵
難道, 世足熱就這麼結束了嗎?
其實不然!
- May 10 Wed 2006 17:42
德國人的戀日情結
- Dec 09 Fri 2005 22:53
天堂與地獄
前陣子德國天氣很冷,下了點雪, 與同事閒聊到這討人厭的天氣
忽然被問到, 你知道如何分辨你是生活在天堂或是地獄嗎?
這種像是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本來就不是我的專長,更何況是關於外國人的
答案很快揭曉...
- Apr 02 Sat 2005 03:23
入境 隨俗

習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一個人一旦習慣了某種行為模式,想要改可不容易,在某些社會中司空見慣的行為到了另一個社會可能會變成引人側目甚至遭受批評的行為,在國外生活,對這些日常生活的細節可不能不注意。
德國人最讓我難以接受的一種習慣性行為--擤鼻涕!對台灣人而言,擤鼻涕不就是拿著衛生紙或面紙,摀著鼻子輕輕地或用力一擤,然後把衛生紙丟掉,再平常不過了。可是,德國人擤鼻涕就有那種力拔山河、驚天動地的氣勢,拿出手帕(沒錯,手帕),摀著鼻子,用力~~~(可真是用力,那種聲音絕對超過七十分貝,一個人擤鼻涕可能隔好幾個牆的另外一頭都可以聽得到,一點都不誇張!),擤完之後把手帕折一折,再塞回口袋裡。呃~不知道該說德國人很環保還是. . . . 。跟德國人比,我們在擤鼻涕還真是秀氣得很。
相反的,德國人也很難接受其他人打嗝的習慣,不止一次我聽到這些歐洲人抱怨說中國人(當然我想他們說的也有台灣人)很喜歡打嗝,他們認為這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打嗝,不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反應嗎?吃飽了很多人都會打嗝,喝了有氣泡的飲料後,也很容易讓人打嗝,難道歐洲人不打嗝的嗎?他們當然也打嗝,但是他們打嗝時很小心,會非常小聲地、分次地把氣從肚子裡吐出來,而不是一次排出來,外加「咯」的一聲,如果小心發出了聲音,還會很不好意思地補上一句「sorry!」絕對不像某些中國人或台灣人,大大方方地打個飽嗝,一副酒足飯飽、心滿意足的模樣。曾經聽過在某個語言班因為一個中國人常常打嗝,讓全班同學群情激憤起而抗議的事蹟,真是不可思議,似乎對他們而言,在公眾場所「打嗝」跟「放屁」是屬於同一個等級。
同事Minne跟我提過不下數十次,先前跟他同辦公室的台灣人不止會打嗝,而且一點都不含蓄,隨時可能在辦公室發出很大的打嗝聲音,讓他留下「所有台灣人都是很大聲打嗝」的刻板印象。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我只能說「呃. . . . . . 這只是個人習慣問題,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至少我不會!」從此,我得小心翼翼地,不僅喝完氣泡水要注意,吃飽飯更得注意,連一點點小打嗝都不敢出現,免得又被貼上「台灣人都這樣」的標籤。(PS. 學長啊~真是被你害死了!)
有兩件事是到目前為止我跟德國人學來,而且也已經非常習慣這麼做了。其一是當聽到旁邊的人打噴嚏的時候,德國人通常都會對他說聲Gesundheit! (意思是「祝你健康」)走在街上,不小心打嗝噴嚏,即使是旁邊的路人也可能會對你這麼說,這幾乎都變成一種反射動作!我的疑惑是:為什麼只有打噴嚏的時候說,而咳嗽的時候就不這麼說?不都是感冒傷風嗎?其二,吃飯前要說Guten Appetit! (意思是「祝你好胃口」)這個跟小時候在幼稚園吃點心前要等老師說「開動」的意思有點不一樣,不過時機倒是差不多,現在這也幾乎變成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每次一起吃飯時總要說上這麼一次。
在德國的台灣人人數並不是很多,或許身旁這些德國人這輩子所認識的台灣人就這麼一兩個,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後根據我們的行為與他們所接觸到的新聞與報導,在心中塑造出一個台灣人的形象。很慶幸台灣最近幾年靠著電子產品逐漸打響名號,當我說道來自Taiwan的時候不再被當成泰國人,可是當我接著又被問到「那麼,你們台灣人吃狗肉嗎?」真的,我很想抓狂大喊「我不是中國人,我不吃狗肉!」(抱歉,也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吃狗肉,不過他們卻是這麼認為)。
- Feb 22 Tue 2005 05:08
一本為男人設計的字典
「女人心海底針」,似乎世界大多數的男人對於這點都非常同意,不論種族、國籍!
雖然已經在德國待了超過一年,不過我的德文差不多還是在基礎班的程度,大多數時間還是用英文摻著一點德文跟同事們哈拉,碰到一些我只知道英文而他們只知道德文的單字,上網站敲敲鍵盤就可以翻譯出來,大家都懶得翻字典,所以翻譯工具可是異常重要。不過有些字就算是翻成英文,也很難懂,例如:古代歐洲貴族小姐出門時旁邊會跟著一位女士,而這位女士的德文就算翻成英文,我也得查字典才懂(ps. 我連中文都想不出來該如何稱呼這種職位);又如德文的Individuelle Gesundheitsleistungen,翻成英文每個字都很清楚,但是如果沒有一些健保給付概念的人,大概也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然而語言又不是這麼簡單的玩意兒,平平都是說同一種語言,女人說的話男人可未必都聽得懂!所以德國女人說的德文,對於腦筋不太轉彎又跟木頭差不多的德國男人而言,就跟「金星語」一樣難理解,這時可憐的德國男人就需要一本字典來翻譯金星來的女人說的外星語言。
來來來,男人們的救星來了!Langenscheidt 這家出版社只要買過德文字典的大概沒有不知道的,說它是第二名的話大概也沒人敢自稱第一名了。正常的英德/德英 字典封面是左邊的圖,而右邊這本書的書名也跟字典差不多「Deutsch-Frau, Frau-Deutsch」(德文-女人,女人-德文),下面註明「快速幫助茫然無助的男人。」哈哈!
當Stefan跟我說有這麼一本書的時候,我還以為他是開玩笑的,完全不相信。一分鐘不到,他就在亞瑪遜書店找到這本定價8.5歐元的書,還真有呀,實在有趣。想多瞭解德國女人的人有機會應該找這本字典來翻一翻。不知道德國女人對男人說 Nein (No)的時候,代表的是Nein 或 Ja (Yes)喔?!
作者(封面上有點滑稽的人)還上了脫口秀節目推銷這本書,主持人還問他下次會不會出一系列「德文--男人, 男人--德文」、「德文--狗,狗--德文」...諸如此類的書,蠻爆笑的!。
- Feb 12 Sat 2005 06:02
在德國過年 之Lai See篇
自從發出邀請之後,我的同事為了多瞭解過農曆年的習俗,特別上孤狗查了些資料,然後跑到我辦公室來,沒頭沒腦地問我說你們過年都有「Lai See」嗎?
「Lai See 係瞎咪?你們說的是哪一國話呀?本大小姐過了這麼多農曆年,還沒聽過什麼叫做Lai See的。」
「嘿~你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啊?連這都不知道」 挖咧,我本來就不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你們又不是不清楚
「你們是打哪兒找來的呀?」
「Google呀!」
「那可不可以解釋一下網站上的Lai See寫了些什麼?」
「就說你們在過年的時候,父母親都會給小孩子錢啊!」
搞了半天,不就是壓歲錢咩!哪是什麼Lai See呀,聽起來就不是很吉利的音。
「對啦,確實有這樣的習俗,而且這不僅僅是小朋友才有的唷,在我家的規矩是,只要是未婚且還是在學學生,就都算是小孩子,因此以目前我的身份,還是可以領壓歲錢的唷!」呵呵,聽得他們是一愣一愣的。不過,我也驚訝他們對於農曆年的興趣與認真求知。
除夕的年夜飯吃飽之後,就看 Stefan從他的大包包裡拿出巧克力跟一大袋橘子,雖然我本來就知道他愛吃橘子,不過這袋橘子可又是他從網站上查到的結果,知道過年時吃橘子是一種象徵「大吉大利」的意思,我教了他們這句中文,當場又是一陣怪腔怪調的中文,昏倒!´
大夥兒從廚房移師到我的房間繼續吃點心聊天,又給我出難題。把巧克力等零食擺成一圈,問「網站上說你們過年的時候會準備圓形有分隔的容器,把零食放在裡面吃,這又是什麼意思?」
能有什麼意思,大概就是象徵團圓的意思吧!(其實我也不確定)
當我離開到洗手間回來後發現,桌上竟然出現了一個「紅包」!而且上面竟然還畫了個大大的「囍」字
當場把我給笑得趴在地上,眼淚直流,肚子差點抽筋,好幾分鐘都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讓我笑成這樣,我抹著眼淚、揉著肚子解釋,這個「囍」字通常是人家結婚時在用的啦,沒有人過年紅包上寫這個字的。
他們很不服氣地說,這是從網站上找到的,而且網站上紅包的圖片就寫這樣,他們照著描下來的呢!馬上打開我的電腦連到那個網頁,果真有這麼幾張圖,順便秀給我看他們找過的網頁,其中一個說明Lai See的還用括弧註明「又稱Hong Bau」,媽呀~我恍然大悟,原來紅包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來喜」呀!
「看,沒騙你吧!你怎麼什麼都不清楚啊?我們真的懷疑你到底是不是華人了」
喂!這幾位大哥,我們台灣人真的都叫紅包,沒人說來喜的呀,況且,難道所有的德國習俗你們都很清楚來龍去脈嗎?真是的!
拆開紅包,裡面裝了好多錢幣,有一元美金,又瑞士、德國、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芬蘭. . . .等國的銅板,他們知道我蒐集歐元銅板,所以就幫我找了一些,讓我超超超感動的!他們自己用紅色的卡紙做了個紅包袋(還注意到白包是象徵喪事所以避免用白紙),放進特別找來的銅板,加上大吉大利的橘子,這些用心讓我的除夕夜過得格外有意義。
過年領壓歲錢是再快樂不過的事,我也從來不會期望在德國還能拿到紅包,然而這個意義非凡的「紅包」將讓我永難忘懷!
- Dec 02 Thu 2004 06:06
德國沒有服務業??
前幾天收到FedEx的包裹追蹤email,知道將有一個包裹從國外寄來。昨天晚上回到家就看到一張通知單躺在信箱,一點也不意外,下午送來時我人不在家嘛!打了免付費的電話去約下一次遞送的時間,客服先生很客氣地說今天大約同樣的時間,雖然不是很滿意但體諒送貨人的配送時間,也就勉強接受,答應今天下午會在家等包裹,對方並要我留下電話以方便聯絡,一切順利,就等包裹送來了。
為了包裹,今天早早就收工回家,甚至還在約定的兩點以前。照例打開信箱,挖咧~~又看到一張FedEx的通知單是怎樣?時間還沒到耶!不是說兩點至三點之間嗎?才一點半。看看單子上的投遞時間:12: 50,希望車子還沒跑太遠。三步併兩步趕快上樓打電話,這次接電話的是一個英文講得不太好的客服小姐(沒辦法,我德文差,而且通常這種大概要抱怨或吵架的我還是覺得用英文方便些),給了包裹的追蹤號碼之後,小姐說查不到今天的遞送資料,可能是車子還沒回到站去輸入,所以,只能再跟我約明天或後天。
「不能晚上送嗎?上次DHL就讓我選時段,可以晚上送啊。」
「抱歉,我們在海德堡沒有投遞站,最近的站晚上不上班喔!」(只有你們要上班,我們就是每天閒閒在家的是嗎?)
「不行,昨天你們跟我約今天下午,而我現在特別在家等,不可能明天再等一次」
「小姐,不然. . . 後天可以嗎?」(吼~有點大腦好嗎?不是一樣)
「不行,我後天可能要去荷蘭」
「嗯. . . 可是我們送到的時候你就是人不在啊! 」
「拜託,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不在是我的錯嗎?是你們的人早到ㄝ」
「嗯. . . . . . . 」
「更何況,昨天我還留了手機號碼給你們,也沒聯絡我呀?」
「小姐,我們的人通常是不打電話的」(不然昨天是在跟我莊孝維就對囉?)
「那你跟我說最近的站在哪裡,我自己去拿總可以了吧」(夠委屈了吧)
「. . . . . (嘰哩咕嚕) ,還有,他們的營業時間只到晚上七點唷!而且,我不能保證你的包裹已經回到那裡了」
「那. . . 給我電話,我自己聯絡總行吧」
「嗯,不好意思,我不方便給你他們的的電話」(是怎樣?怕我去放炸彈喔)
「我再強調一次,你們的人沒有按照時間送貨來,讓我白白在家等,而且之後我都沒時間再等一次,你自己看著辦」(下最後通牒,因為真的很火了,沒見過這麼白目的服務人員)
「好吧,小姐,那我幫你聯絡一下那邊的情形,待一會兒再回您電話」(不然我打這通電話是要幹嘛?不就是要你做這件事嗎?光會查電腦約時間啊)
「OK!謝謝,再見」
過了兩分鐘~~~手機鈴聲響起
「這裡是FedEx,請問是某小姐嗎?」
「對」(心想:嗯,總算速度還不慢)
「我剛剛幫您聯絡上那個分站,他們會在稍晚再幫您送一次」
「好,我等」
就在我正要煮個熱湯當中餐時,門鈴響了!耶~包裹來囉!
一位很客氣的中年送貨員親自送到樓上,這很少見喔,很多都是在門口等我下去拿的。付了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之後,高高興興地捧回房間。
離我電話掛上不到二十分鐘!而我跟那個小姐盧了大概也有十五分鐘
唉~比起台灣的宅配,德國不管是 DHL 或 FedEx 真是應該汗顏啊!在台灣,每次黑貓先生都會在快到的時候先打電話確定有人收件,在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要有的動作,在德國卻是根本不可能發生。前幾天才聽到一個學弟在抱怨DHL,他就在樓上眼睜睜看著他那二十公斤的包裹來了又走,只因為送貨員沒有按對他的電鈴以為沒人在,而且他們也一樣跟他要了手機號碼唷!
跟這些德國的服務業(我懷疑他們有這行業)打交道,要有隨時被氣到休克的準備!
- Aug 08 Sun 2004 01:08
可愛的荷蘭人
辦簽證的鳥事之外,也有很好笑的插曲。
我為了簽證的事罵死了德國簽證官,就連陪我一起去的荷蘭同事也都覺得簽證官太機車了,因此就在我們一邊騎腳踏車一邊罵德國跟荷蘭的公務員時,他突然冒出「嘿~你知道嗎?其實你的簽證可以馬上就解決不會有問題的,只要我們現在調回頭去,我在簽證官面前說『我,現在就要娶你眼前的這個台灣女生』,這樣你就可以拿到簽證了ㄝ!」
哈,這讓我低落的心情一下子輕鬆了起來,我回答「不行,我們不能在德國結婚,還得先回你的國家結婚才行啊!」
呵~騙誰啊,Minne,你明明就有一個很要好的女朋友,而且你偏好歐洲美女誰不知道啊!
不過,還是很感謝他啦!為了逗我開心還耍寶,真是好心的荷蘭人!!
- Jul 30 Fri 2004 20:46
簽證官了不起啊??
一個外國人想要到德國來,不管是旅行、工作、唸書或定居,都免不了需要辦簽證,也叫要跟簽證官打交道,說簽證官是掌握我們這些外國人是否能合法停留在德國的關鍵人物一點都不為過,也因此學長姐一定會交代我們,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得罪簽證官,否則以後就有得好玩的了。
在出發到德國之前,一定得到德國在台協會去申請簽證,即使是辦理長期的學生簽證,一般都會先給三個月,到達德國之後再去辦理居留與延簽,辦理簽證時要準備的文件有:學生證明、健康保險證明,財力證明(銀行存款或獎學金等)。如果是語言班學生,簽證官會看你語言班繳費到何時簽證就給到哪天,而一般的學生簽證簽證官還會視存款的多寡來決定簽證的效期長短,若是工作簽證,工作契約到期日就是人得滾離德國的日子,一天都不多給!
幾乎所有人對於簽證官的看法都是:她們超機車的!!!
接下來就是我的經驗。剛來德國的前兩個月我先到語言班去學習德文,之後就到大學打算開始我的博士進修,而在外國學生在正式送出博士班的申請表後,正常的作業程序是:醫學院會將外國申請者的學歷送到位在波昂的德國教育部某委員會去審查,除了認證學歷的真偽之外,更要確認該申請者是否能直接做博士論文,亦即他們得先審查我在台灣的碩士學位(Master)等同於德國的碩士學位(Diplom),通過之後,醫學院這邊才會發給我正式的博士生證明。而在這段審查期間,我根本無法正式取得學生身份,延簽自然會有問題。
到德國三個月後,第一次去辦延簽,只能拿著教授的信去見簽證官,或許是因為在耶誕節前夕簽證官心情好,滿臉笑容地跟我說英文,並且幫我蓋個章又延了三個月,說如果我拿到學生證之後就會給我一年以上的簽證。OK, 勉強接受,誰叫我還沒註冊呢!很快,又過了三個月,學歷審查依舊沒有下文,我又要延簽證了,只好再請教授又寫封信解釋我的審查正常地在進行中,第二次去見簽證官,這次她可是臭著個臉一定要我跟她說德文,看了信之後又蓋了個章,再延三個月。在這段時間之內,我是無法離開德國一步的。然而正常的學生簽證,即使效期不長,也可以離開德國到其他申根簽證國家去,總之,我就是被綁死在德國就是了,連回台灣都有問題,除非我不再回來。
當然我很能理解學歷認證需要時間,但到底要多久呢?以我為例--半年!!這一點都不正常,我的荷蘭同事說他只花了兩個星期,而教授說一般規定要在三個月內完成。由於事情忙,直到簽證官來了一封信才警覺到「糟了,簽證都過期了。」趕忙請教授與系上的秘書緊急聯絡波昂的辦公室,傳真他們認證通過的結果來,然後持著那份文件去見簽證官,以為這下總可以了吧!結果,她仍然是蓋了個章,只延長的一個月,然後說他們會寫信給我的教授跟他確認才能決定要給我多久的簽證,便要我離開回家等候通知。兩個星期過去,我都快要回台灣去過暑假了,竟然一點下落都沒有,於是我又再去了一趟,這次請個德文比我好上幾百倍的荷蘭同事Minne跟我一起去,為何不找德國人呢?我想,同樣是外國人跟他們打過交道的比較能瞭解那種情況與感覺吧!
趕在週末前到外事局,告訴簽證官,再過兩星期我要回台灣一趟,而我的簽證卻讓我走得了卻回不來。她一臉無關緊要地說「我們在上星期寫了一封信給教授,但是教授到現在沒有回音,所以沒得商量,你的簽證就是只到那一天。」Minne幫我說「她已經快一年沒見到家人了ㄝ」,該死的德國死巫婆一副關我屁事的表情說「不行,你就是不能離開德國!」Scheiße!! 她到底還有沒有人性啊?一點同理心都沒有。眼見事情沒有一點轉圜的餘地,我們只能悻悻然地離開,回到辦公室另外想辦法。
我超不爽的!
一、寫信給教授?早在我第一次拿教授的信去辦的時候她就可以寫信或打電話給教授確認了,為什麼要拖到現在?她又不是跟波昂那裡聯絡。而且,學期結束正是德國人度假的旺季,我的教授早在上星期就度假去了,誰理你啊~~
二、波昂來的傳真上都已經有醫學院辦公室蓋章了,為什麼還不肯承認?更何況現在都已經是學期末了,要取得學生證好歹也要等到九月十月學校註冊開學,不然還要我怎樣?!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我相信她比我還差得多)、有正當工作、有足夠存款、有教授願意指導並要我來德國進修的人,有必要在德國受這種委屈嗎?我告訴Minne,見鬼的我不能離開德國,我當當然可以回台灣,而且「I will never rever return again!」看我被氣到不行,他一邊安慰我一邊積極地幫我聯絡教授,告訴他這真是非常緊急的事件,只見他與教授通了好幾通電話(我的教授也在電話那頭聯絡了好幾處),掛上電話後很高興地要我去醫學院負責博士生的辦公室拿證明,然後要再重回外事局去處理簽證。就當我們到達醫學院辦公室時,教授一通電話過來要他們轉告我,他會在下週一早上跟我一起去見簽證官!
據後來Minne轉述教授的話,他說在德國如果官方機構沒有按照正常的時間處理事務,他可以到法院去告他,而如果這件事牽涉到兩個機關,第二個機關必須更加速處理以彌補上個機構的延誤,否則他也一樣可以告他們。這就是他今天有點生氣的原因,因為他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些政府官員要把一個從台灣來的學生當作像伊拉克的恐怖份子一樣對待,而讓我有如此差勁的遭遇。要知道在德國,教授是享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一般人聽到「教授」兩個字都是會肅然起敬的,所以搞到需要讓教授親自出面來處理這樣的事,相信對簽證官而言絕對不會太好過,也因此Minne超期待下週一的到來,他多想看到那個機車的德國女人見到教授的表情啊~他認為她應該會「像哈巴狗一樣諂媚」(請把兩隻手拿出來放到下巴並伸出舌頭喘息兩聲,對,Minne就是這麼表演)
為了我的簽證讓大家忙成這樣,確實非常不好意思,更別提還要讓教授跑一趟外事局,這大概也是他頭一遭吧!但所有人都跟我說,這是德國人的錯,除了這些官僚或公務員以外,大部分的德國人都是很好的!
是啊~~今天簡直就像在洗三溫暖一樣,一早碰到非常鳥的簽證官,一肚子鳥氣!而後是太多個為了我的事而忙碌的同事與教授,他們讓我感動萬分,且十分慶幸我能認識這麼好的人!
最後,我還是要說,簽證官有什麼了不起!當我完成學業離開德國的那天,我一定到她辦公室當她的面把簽證撕掉丟到她的臭臉上!說到做到!
- Jun 15 Tue 2004 22:27
爽兵?!
跟台灣一樣,德國的男生也有服兵役的義務,通常德國男生會選擇在結束中學教育之後、進入大學之前服役,一般而言,役期十個月,也有更久的。大約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會選擇進入軍隊當兵,而是服其他的社會役,例如:環保、社會、醫療、教育……等等的社會服務工作。
學習德文的「歌德學院」可算是德國半官方的德語教學機構,甚至某些歌德學院可以自行舉辦「外國籍大學申請者入學德語測驗」(Deutsche Sprachpruefung fuer den Hochschulzugang auslaendischer Studienbewerber,簡稱DSH)。在歌德學院裡就有幾個服社會役(Zivildienst)的年輕德國男生,我們都簡稱他們為Zivil。他們的工作根據吾等所見,不外乎:收發信件、安排學生活動、舉辦歡迎/送舊Party、處理學生雜務、找美眉哈拉打屁…. 等。沒看過當兵這麼爽的,他們帶領學生活動不用付費不說,舉辦Party還會賣啤酒賺錢(拜託,我們到對面超市買至少便宜一半以上),有幾個甚至乾脆就交起女朋友來了,真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