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的疾病保險開始於1883年俾斯麥時期, 是第一個實施健康保險的國家, 台灣健保的規劃與實施也從德國學習了不少,但是兩國的健康照護體系不同, 因此就醫行為與健保規定也有差異. 不同於台灣只有單一的保險人(健保局), 德國全國約有270家的公立保險公司, 若加上私人健康保險公司, 總共有超過320家以上, 被保險人超過七千兩百萬, 約為總人口的87%
留 學生在德國, 如果沒有健康保險, 有小毛病發生或許還能自行就醫買成藥, 但若是稍微嚴重的疾病或意外, 高額的醫療費用恐怕得讓留學生包袱款款打道回府. 有鑑於此, 各大學在學生註冊時, 便會要求學生必須有足夠的健康保險(無論公立保險或是私人保險), 在延簽的時候也是一樣要出示保險證明才能順利取得簽證, 但是關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相關資訊通常都是聽別的學長姐口耳相傳, 真正了解自己權利義務的似乎不多, 以下只是個人保險與就醫經驗, 僅供參考

通 常來德國的留學生一開始或許會先到語言學校去學習德文,此 時很容易就可以拿到私人健康保險公司對外國語言 留學生提供的健保保單, 訴求的是保費低廉 (每月20~30歐元, 超過一千台幣, 比起台灣也不算低了), 但是保險時間頂多只有三到四年. 拿到大學入學許可之後, 便有機會轉入公立保險, 根據德國法律規定, 30歲以下的學生得加入公立保險(沒有工作的德國學生可當眷屬, 留學生就是自己保由政府負擔一部分), 但是超過兩百家的公立保險如何選擇? 通常大家都是找最大的那三家(AOK,BKK, IKK), 或其他如BEK, DAK, TK..., 基本上每家所提供的保障都是一樣的(健保法規定的法定幾付項目), 但是各家保險公司對於被保險人還是會有不同的優惠措施以吸引不同特性的被保險人, 例如TK就有保費回饋的機制, 如果被保險人今年花費的醫療費用在一定額度以下, 下年度就可以減免一點保險費, 或是某些保險公司會特別對育齡婦女提供更多的醫療幾付等等, 留學生投保公立保險的保費每個月約在65歐元左右 ( NT.2600 )

沒 有工作的留學生若年齡超過30歲(通常都是老博士生了), 就無法加入公立保險, 必須投保私人保險, 不過通常博士生如果有參與實驗室的研究計畫, 有學校或是研究單位擔任雇主, 還是可以加入公立保險, 像我這種沒薪水可領的就只能買私人健康保險. 幸好還有私人的學生保險可用, 否則自己保自己每個月可是得付出超過一百歐元以上的保費

接下來就幾方面來簡單比較一下台灣跟德國的健保及醫療

投保選擇性: 不用說, 台灣在這點上頭輸得很慘!同樣都是屬於強制投保的社會保險, 德國健保是多元競爭的市場, 被保險人可以從費率,幾付項目...等等方面來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保險公司(按 這裡可以依照年紀及收入來計算不同保險公司的保費) ,,同樣是強制保險,台灣卻只有一家健保局獨占市場, 獨買也獨賣

保險費: 德國的法定保險費率約14%, 雇主與被保險人各負擔一半, 台灣目前的費率為4.55%, 大部分被保險人負擔不到一半, 姑且不論兩國民眾收入與醫療消費水準, 光從保險費率來看, 台灣的保費顯著便宜, 在此特別一提的是, 台灣目前的保費是論口計費, 眷口數多的被保險人保費也高(雖然有眷口數上限), 然而德國的眷屬(無工作者)隨被保險人投保,不需另外付保費也享有相同的保險幾付, 即便如此,就算台灣二代健保論家戶計費費率4.25%也還是比德國低很多!健保費用, 台灣低, 加分!

部分負擔
: 過去德國健保是吃到飽的, 只要有保險就可以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 但從兩年前開始就已經沒有這種好康了, 被保險人接受家庭醫師,牙醫師診療,每一季需負擔10Euro的費用(類似掛號費), 持處方箋到藥局買要也要負擔藥品價格10%的部分負擔, 最低5Euro, 最高10Euro, 住院(28天內)部份負擔每天10Euro, 復健,居家照護...等等, 通通都要部份負擔, 這點兩國倒是不相上下

就醫可近性: 這點絕對是台灣勝出啦!!而且是勝到海角天邊去!!! 在德國就醫得先找家庭醫師, 雖然德國醫師人數很多(GP12萬多人, 牙醫六萬五千多人), 但是真正有需要的時候, 打十通電話大概只有一兩個機會是可以趕快約到診療時間的, 不是度假去就是得排上一星期, 更不可能像台灣一樣直接就上大醫院, 除非急診(真正的急症)否則一般人要先到家庭醫師那裡取得轉診單之後, 才能到醫院就醫. 到醫院就醫的等候時間可就真是碰運氣了,排一個月輪到你算運氣好, 等上兩三個月的也不少! 此時私人保險就有很大的用處了, 因為...通常醫師願意先排出時間給私人保險的被保險人 (在德國私人保險的病人差不多等同於台灣的自費病人,只是醫療費用由保險公司付)

醫療品質: 在德國看病, 感覺是被當成"人"在尊重, 醫師看診仔細(是不是診斷正確?難說!), 檢查詳細(當然費用也高),從一個醫療消費者的立場來看, 這裡的醫療 服務品質是比台灣好的, 當然, 如果從服務效率的觀點來看, 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以 我自己的私人保險與就醫經驗為例, 莫名其妙咳了兩個月, 想找診所看病, 打了十通電話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有空, 不用付掛號費直接看診, 看診二十分鐘,從家庭到個人的疾病史, 職業, 抽煙飲酒, 生活飲食運動習慣, 居家環境, 有無出國...等等一一詢問, 看診完約隔天抽血, 再隔兩天會去看報告, 拿處方箋到藥局買藥, 整個診察結束後帳單寄到家, 然後再自行寄給保險公司,由他們直接付款給診所醫師, 完成一次完整的診療不含後續付款,一共是五天 (在台灣, 找個地區醫院可能半天就搞定了), 診療費用加上藥費總計149+15=164Euro (NT. 6560左右), 看到這價格台灣的診所醫師大概要吐血了!

家庭醫師診斷說我甲狀腺有問題, 要長期服藥, 為求謹慎, 決定再到我們大學附設醫院尋求second opinion! 不用轉診單, 先打電話過去,秘書小姐說要等兩個月才能排到門診(以為自己醫院可以不用等太久呢, 錯!), 待我提到我是私人保險病人之後, 要求我打另外一支專線電話, 這次好一點只要等一個月, 而且是由資深主治醫師(Oberarzt)看診, 這就是私人保險病人的好處, 通常一般病人不容易找到資深主治醫師看門診! 我的主治醫師頭銜是Prof. Dr. Dr. xxxx (有博士學位而且是教授級的醫師), 看診詳細(英文解說), 和藹可親(親自量血壓心跳), 服務周到(親自操作超音波檢查甲狀腺), 開單檢查血液及尿液, 不需自己約時間看報告, 醫師把檢查結果, 診斷與治療建議全部打成一封信寄給我, 帳單收到總共是95Euro(沒有開處方箋), 看來大學附設醫院對私人保險病人收費並沒有比較昂貴,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醫院成本計算不夠精確所致, 因為過去大學附設醫院的醫師看私人保險的收入通通是自己的, 直到最近醫院才開始跟他們拆帳, 可見我們附設醫院的管理做得不太好! 有了這次等待的經驗之後, 一看完診馬上預約三個月以後的追蹤門診!




(10.31晚更新) 才剛po完, 今天收到另外一份醫院寄來帳單(拜託,七月去檢查的ㄝ,十月底才收到,不是月結是季結的唷?!), 奇怪上次不是付過了嗎? 兩份對照, 原來上次的只有醫師門診的診療費跟超音波檢查的費用, 這次寄來的是實驗室血液及尿液檢查的費用, 總共是428 EURO (超過一萬七台幣!!), 傻眼~~~那些血液學檢查的項目在我們醫院檢驗部門超過八成都是常規檢驗, 機器全自動化的, 這鬼價錢是怎麼來的呀?! 幸好我不用自己付錢, 不然真是要吐血了! 加上我昨天又去了一次追蹤檢查, 看來我繳的保險費都回本囉!


健保東西軍, 你選哪一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an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