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週末同事
Stefan找我一起去爬山,才剛開始進入登山小徑沒多久,看到路旁有著指示方向的石頭,為了看清楚石頭上面的字,我用手去撥開遮在前面的植物,同事的阻止聲不及我的動作快,剎時一陣又麻又痛的感覺從指尖傳來,我碰到的竟然是Brennessel (中文俗名大家應該都熟悉--咬人貓),同事非常自責沒有攔住我,但是也大大地取笑了我一番,說在德國除了四歲以下的小朋友之外,沒有人會去碰這種植物。言下之意,就是我連四歲的德國小童都不如啦!咬 人貓跟咬人狗的大名在台灣是早就耳熟能詳,但只知道它們是整株遍佈焮毛的有毒植物,會分泌酸性物質,接觸到人體皮膚會有刺痛麻癢的感覺,可是這些都是從書 上得到的知識,即使到了山區也不識廬山真面目。而這種植物是德國小朋友從小就親身經驗知道要敬而遠之的,他們是從大自然中學習,而我是從課本中學習,這是 最大的不同。

為了牢牢記住這有毒植物(痛了好幾個小時想忘記也難),並查詢它跟台灣的咬人貓是否相同,因此特別用相機拍了特寫回來,也相信自己不會再重蹈覆轍。但是,人就是不能太鐵齒. . . . . .

不過相隔五天,又是個德國的宗教節日,Stefan又 找我去爬另外一座山,背著相機跟水快快樂樂地出門去。這次的登山路線是比較陡峭的階梯,所以沒什麼人走這路線上山,不寬的階梯兩旁盡是高大的樹木與翠綠的 植物,正高興著能走在陰涼的森林裡躲開炙熱的太陽時,一不小心右手又傳來一陣痛麻,什麼?旁邊的又是一大片咬人貓!我同事簡直快昏倒了,「不可思議,上次 不是才剛認識嗎?怎麼又去碰到了呢?」「我. . . . . . 我也不知道啊,就正常這樣走路手自然擺動,誰知道旁邊的又是恐怖的植物啊!」我也很委屈的好嘛!還好這次不是故意去碰觸的,所以接觸到的面積很小,一下下就好了。從此,整個登山過程一定特別注意兩旁的植物,只要看到鋸齒狀葉片的,一定保持安全距離。

沿途看到的植物,同事會說「這是可以吃的」「這是可以治療xx疾病的」「這可以拿來吹出聲音」. . . 或許他是在山上長大的小孩吧!只能這麼自我安慰,否則還很難面對自己對大自然的無知與低能


(從半山腰拍攝的海德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an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